第四百二十章 召唤全村会议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乐文小说网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四百二十章 召唤全村会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二十章 召唤全村会议

  会议开完的当天。

  李多鱼并没有继续在榕城逗留,而是火急火燎赶回了担担岛。

  以前,李多鱼不明白跟组织走的近,有啥好处。

  这次会议后,总算明白了。

  原来跟着组织混,真的能做到三天吃九顿。

  回到家的李多鱼,陈慧英刚想给他热菜吃,结果屁股都还没坐,立马就说道:

  “阿娘,我去村委一趟。”

  “这个点回来,肯定还没吃饭吧,我先热点饭菜给你吃。”

  “我等会回来吃。”

  陈慧英拧着眉头:“先吃点饭,别把胃给搞坏了。”

  李多鱼嘿嘿道:“我手头上这件事情比较急。”

  “事情再急,也要认真吃饭啊,最近你都瘦了一圈了,不要不把身体当回事知道没有,老了,就有你后悔的。”

  “娘,我走了啊。”

  “我给你炖点莲子猪肚,晚上要记得回来吃,知道没有。”

  “知道了。”

  李多鱼将在榕城开会的材料带上,来到了鳗鱼厂这边。

  因为全岛现在就只有他的鳗鱼厂有电,不单村里的广播设备放到了他这里。

  大堂哥李曙光,甚至将那台黑白电视机搬到了这里来,每到电视剧播放的黄金时段,鳗鱼厂这边比广场那里还要热闹,就跟看戏一样,全都坐满了人。

  现在李多鱼的鳗鱼厂,还有新搞的那个围塘,已经成了当地孩子最爱打卡的地方。

  鳗鱼厂这边可以看电视,而去围塘那里帮忙赶鸟的话,还能领到钱。

  李多鱼到鳗鱼厂时,发现二哥摆了张桌子在外面,有二十多个村民正在排队领工钱。

  这些工人都是请来帮忙挖土塘的,这次挖土塘,全程都是二哥主导。

  且换了全新的结算方式。

  以前是日结,

  现在换成了一周一结。

  以前李多鱼按一垄地,一垄地的算钱,二哥这次直接精确到“方”,挖一方土给两毛工钱。

  李耀国翻开对账本,说道:“张阿才、张翠花,你们两个这周一共做了六天。

  周一25方。

  周二19方。

  六天加起来,一共挖了116方,这周工钱一共是23.2元,你们对一下,有没有错。”

  那個张叫阿才的中年人,算都没算,直接说道:“李会计,没错,就是这个数。”

  “没错的话,你们签个字,那我直接把这周的钱给你们。”

  “好嘞。”

  阿才签完字后,张阿才拿过钱,但只拿了13.2元,他将其中一张大团结偷偷塞到李耀国手里。

  “李会计,咱们这个项目结束后,围塘那边还需要人不,我们想到那边去帮忙。”

  见张阿才把钱塞到他手里,李耀国拧着眉头:“才叔,伱怎么少拿了一张大团结。”

  听到这话后。

  张阿才尴尬了下,而他身后的村民则笑道:“钱都能忘拿,是不是嫌钱太多了,不要的话干脆送我。”

  张阿才轻声道:“是不是太少了,那我给两张。”

  李耀国叹气道:“这不是我能决定的,你想到那边去帮忙,直接去问我弟或者我妹夫,就可以了,不用这么麻烦的。”

  “好吧,那我去试一下。”

  也不是李耀国看不上这大团结,只是他很清楚,他弟李多鱼是很看重原则的人。

  一旦被他知道自己有收钱的话,那估计就不会那么信任他了。

  再说,他要是想收钱的话,早就收到手软了,自打李多鱼的鳗鱼卖出好价钱后,也不知道多少人来找他。

  而张阿才是半腰那边的村民,他媳妇张翠花就是当初借钱投资鲍鱼,闹到后面,差点服毒自杀的那位。

  这一家人,经过一年打拼,终于把借来的钱全给还清了。

  才改开到现在,家里除了那些旧房子外,还真是家徒四壁,什么都没有。

  说难听点,要不是有那个养狗的“臭脚”垫底,他们家现在估计就是全村最穷的。

  而投资失败这件事,张翠花一直都很自责,因为真的拖累到了孩子,现在他家那几个孩子,在村里也是很难找对象。

  好在这两个月,他们一整家总共五个人,全都在给李多鱼打工。

  他们夫妻负责挖鳗鱼塘,他家三个孩子去围塘那边造堤坝。

  两个月下来,单他们夫妻就赚了两百多块,一整家人加起来,有将近五百块钱。

  一下子就翻身了。

 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五百块钱已经是一笔巨款,可以买非常多的东西了。

  这钱确实很好赚,可真的非常累,每天回到家,一家五口,经常连澡都不想洗,直接躺在床上就睡。

  一开始,他们也差点坚持不下来,可这个活,抢手的很。

  还是因为陈文超的介绍,他们一家五口才抢到活的。

  你不干的话,

  有大把的村民抢着要干。

  张阿才还记得,当天李耀国广播说要招工挖鳗鱼塘时,来报名的人,就有上百人。

  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的,就连陈家村那边的人,也跑过来想要抢活干。

  目前,帮李多鱼挖鳗鱼塘,还有在滩涂那边围堤的,百分之八十都是半腰和村尾的那边的村民。

  这些村民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渔船,在李多鱼没当村主任前。

  他们想要赚钱的话,男的就去码头那边给船老大打杂,搬运货物、帮忙拉网捕鱼,而女就去补网、杀鱼、讨小海。

  那时候,他们的工钱少的可怜,有时在码头辛苦一整天,可能都赚不到一块。

  最惨的是,还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干,遇到鱼情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,一整家人就只能喝“西北风”,温饱都是个问题。

  可自打李多鱼当了村主任后,大家可以明显察觉到,他对半腰和村尾的人特别照顾。

  经常有活的话,会优先留给那些没有渔船的村民。

  而他们这些人也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李多鱼,对他非常的尊重,要是没有他的话,他们估计就一直都是担担岛最穷的那拨人。

  也是因为他,让半腰和村尾那边的人,有了翻身的机会。

  可他们也很清楚,在担担岛要真想翻身的话,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。

  要么出海捕鱼,

  要么搞养殖。

  出海捕鱼的话,不单要有船,还要有渔网,现在近海的鱼越来越难抓,那些没有柴油机的摇橹渔船。

  目前也很少捕鱼了,全都在搞海带养殖,他们要是把赚到的钱,拿去买小舢板的话,说不定,还没有帮人打工来的稳妥。

  至于搞养殖。

  那绝对是有钱人才敢尝试的,毕竟养殖的成本摆在那里,哪怕最便宜的海带,没个两三千块,根本就搞不起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ewen9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ewen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